佛山市某肉类加工有限公司
屠宰废水处理工程
(2000m3/d)
设
计
方
案
广东省德鑫环境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二○二一年十月
综述
1.1 项目名称
佛山市某肉类加工有限公司屠宰废水处理工程
1.2 工程概述
随着肉制品需求不断增加,肉类加工工业发展迅猛。据统计,肉 类加工业每年排放废水近 20 亿立方 ,占全国废水总排放量的 6%左右。鉴于肉类加工业废水排放量较大,其水质又具有一定的特性。肉类加工废水主要来自:宰前饲养场排放的畜(禽)粪冲洗水;
屠宰车间排放的含血污和畜(禽)粪的地面冲洗水;烫毛时排放的含大量畜(禽)毛的高温水;剖解车间排放的含肠胃内容物的废水等。肉类加工废水中主要含有大量的血污﹑毛皮﹑碎肉﹑内脏杂物、畜(禽)毛﹑未消化的食物以及粪便等污染物,悬浮物浓度很高,水呈 红褐色并具有明显的腥臭味,是一种典型的有机废水。
随着我国肉类加工工业的不断发展,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这种高浓度有机废水,若不经过有效处理直接外排,必然会对当地的地表水 体造成污染,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而且还危及生态安全。
根据生产厂家的要求,需配套建设日处理 2000吨/d的废水处理站一座,以有效解决生产废水的治理问题。针对以上情况,该公司将排出近2000m3/d的屠宰废水,为避免对纳污水系造成水体污染,需新建一套处理能力2000m3/d的废水处理设施。
我公司受该公司的委托,针对该公司废水处理工程的可行性,编制此初步设计方案。
1.3基本设计参数
1.3.1设计规模
根据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废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2000 m3/d,流量计算如下:
设计处理规模:Q=2000m3/d,变化系数取1.1
平均设计水量:Q=83.3m3/h
最大瞬时设计水量:Q=91.6m3/h
1.3.2设计进出水水质
根据业主提供的现场取样资料,设计原水水质见表1-1:
表1-1 原水水质表 (单位:mg/L)
项 目 | 浓度 | 项 目 | 浓度 |
CODCr | ≤3540 | pH值 | 6.6~6.9 |
总磷 | ≤28.59 | SS | ≤766 |
氨氮 | ≤152.56 | 总氮 | ≤200 |
处理出水达到《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间接排放标准。设计处理出水水质,见下表。
项 目 | 浓 度 | 项 目 | 浓 度 |
CODCr | ≤500mg/L | pH | 6~9 |
BOD5 | ≤300mg/L | 氨氮 | ≤45mg/L |
SS | ≤400mg/L | 总氮 | ≤70 mg/L |
总磷 | ≤8 mg/L | 动植物油 | ≤50mg/L |
1.4设计原则
采用技术先进可靠,占地省、出水水质稳定,效果好的处理工艺。
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统一规划。
选择品质优良、价格公正、售后服务周到的先进设备、仪器,设备材料的选择可根据相应的规范为参照,关键性仪器、设备选取合资或进口的。尽可能选择造价低、节能省电、效率高的耐用设备。
设计应考虑到安全溢流,对一些重要地区应考虑双路供电,为阻止某些突发事故而造成处理厂停运。进厂污水应有安全溢流和超越。
设计应考虑到美观、绿化,并配备相应的安全措施。
设计采用规范与标准,应采用国家规范标准或共同的规范与标准。
所有图纸、文件,仪表测量仪器及设备铭牌应采用UKS(米、千克、秒)制单位,但管道尺寸及标准应符合ANSI标准。
1.5设计执行规范、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1996年5月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部颁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2007年4月)。
《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8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建筑制图标准》 GB/T50104-200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50001-2001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GB50054-95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
处理工艺论证
2.1 工艺选择
根据我公司同类工程的实践经验,屠宰废水一般呈红褐色、有难闻的腥臭味,其中含有大量的血污、油脂、皮毛、肉屑、骨屑、内脏杂质、未消化的食物、粪便等污物,导致有机物和固体悬浮物含量较高,且高浓度有机质又不易降解。另外,它与其他高浓度有机废水的 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的 NH3-N 浓度较高(约 30-80mg/L),因此在工 艺设计中应充分考虑 NH3-N 对废水处理造成的影响和其去除。
2.2 废水的预处理
根据我公司同类工程的实践经验,屠宰废水一般呈红褐色、有难闻的腥臭味,其中含有大量的血污、油脂、皮毛、肉屑、骨屑、内脏杂质、未消化的食物、粪便等污物,导致有机物和固体悬浮物含量较高,且高浓度有机质又不易降解。另外,它与其他高浓度有机废水的 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的 NH3-N 浓度较高(约 30-80mg/L),因此在工 艺设计中应充分考虑 NH3-N 对废水处理造成的影响和其去除。
屠宰废水的预处理是整个系统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屠宰废水中 固体悬浮物(SS)高达 600-700mg/L,该类悬浮物属易腐化的有机物,必须在进入处理系统前加以拦截,以防止后续管道、设备的堵塞,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可避免悬浮固体有机质腐化成为溶解性有机质,导致废水 CODcr、BOD5浓度升高。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过滤、沉砂、沉淀、混凝沉淀、调节、隔油、气浮等。考虑到本工程的水质特点,预处理工艺采 用转盘过滤机、隔油沉淀池、气浮池相结合的工艺。
废水首先经过转盘过滤机进入处理系统,过滤机可以去除废水中较大粒径的悬浮物、漂浮物、皮毛、肉屑、骨屑、血污等杂质,出水进入隔油沉淀池,此池前部为隔油池,去除废水中部分油脂,后部为沉淀池,对污水中的重物质进行颗粒沉淀,隔油沉淀后的废水进入曝气调节池对水量及水质进行调节。调节后的废水出水由提升泵提升至电化气浮池,电化气浮采用电化气浮装置,它由池体,电化板、电化电箱及回流
水泵组成,由一个电控箱进行控制操作。废水中有大量的细小悬浮物及油脂,通过气浮装置的处理可大大降低上述污染物浓度,在电化气浮设备工作时废水反应后进入气浮,电化通过释放器释放的电场和气泡充分混合接触,使水中的絮凝体粘附在微小气泡上,释放的气泡平均直径Φ10um 左右,絮体浮向水面形成浮渣,浮渣聚集到一定厚度后,由刮渣机刮入电化气浮泥槽道送到污泥浓缩池,电化气浮池下层的清水一部分通过溢流管进入后续处理单元。电化气浮能够去除80—95%的悬浮物和60—80%的CODcr。同时,由于在电化气浮池内加入了混凝剂,与废水中的磷酸盐反应,生成更难溶于水的盐类,从而将废水中的磷较好的去除,减少了后续除磷处理单元的负荷。
2.3 二级处理工艺的选择
1)厌氧部分工艺的选择:
屠宰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为蛋白质和脂肪,难以被一般的好氧菌直接利用,其生物降解过程中一般是先通过酶的作用分解成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小分子有机物,然后方可被好氧菌直接利用。另外,本 废水的污染物浓度较高(CODcr:2000mg/L),直接用好氧工艺去除全部的有机物将消耗大量的电能,势必增加系统的运行费用。为了节省运行成本,选择一种既要处理效果好,又要节省运行成本的工艺是非常重要的。在屠宰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厌氧方法有完全厌氧和不完全 厌氧即水解酸化,水解酸化是完全厌氧的主要阶段。
完整的厌氧过程分为水解、酸化、产乙酸和产甲烷四个阶段。在水解阶段,高分子有机物被细菌胞外酶分解为能够溶解于水并能够透过细胞膜的小分子物质;在酸化阶段,水解后的小分子物质在酸化菌的细胞内转化为更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至细胞外;在产乙酸阶段,水解酸化阶段的产物被产乙酸菌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二氧化碳以及新的细胞物质;在甲烷化阶段,产乙酸阶段产生的乙酸、氢气、碳酸以及甲酸、甲醇等被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物质。
完全厌氧工艺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具有容积负荷高、去除效果明显、抗冲击能力强、产甲烷菌活性强、污泥浓度高的优势。但是完全厌氧工艺的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如废水需达到一定温度(中温消 化为 35—38℃)、反应器内的 PH 值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必须具有有效的三项分离器、必须具有颗粒污泥或高浓度厌氧污泥等。同时在完全厌氧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沼气,针对于本项目的废水类型,产生的沼气存在臭味、腐蚀性和易爆炸等问题,若管理、处理不善,会危及管理人员及周围居民的安全。
水解酸化工艺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中是应用最多的形式,是通过控制水力停留时间及水中溶解氧的浓度,将生物的厌氧过程控制在水解及酸化阶段,不要求进入产乙酸和产甲烷阶段,从而缩短了反应的进程和时间。其主要的优势在于能够去除较多的有机物、降解分子量大和碳链较长的物质、提高进水的可生化性,同时由于其不进入产甲烷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低,能够抵抗一定的水质和水量的
冲击负荷,同时水解酸化反应在厌氧和缺氧条件下都能够发生,对反应池的结构形式要求较低。水解酸化是将厌氧过程控制在水解和酸化阶段即可,因此水解酸化反应池的停留时间短,反应池内的优势菌群为水解酸化菌,少数为乙酸菌和产甲烷菌。另外,水解酸化工艺不进入产甲烷阶段,产生的少量气体可直接排入大气中,不会对人体和周 围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从运行稳定、管理方便安全、经济性等角度考虑,水解酸化工艺优于完全厌氧工艺。
2)好氧部分工艺的选择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是在生物滤池的基础上,从接触曝气法改良演 化而来的,是生物膜法处理工艺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在曝气池的流态及反应动力学方面,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与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相似, 因而它兼有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的特点;它与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的区别在于曝气池中是否有供微生物附着生长的填料。
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中,微生物主要以生物膜状态附着在填料上,同时又有部分絮体或破碎生物膜 悬浮于污水之中。其机理:最初稀疏的细菌附着于填料表面,随着细菌的繁殖逐渐形成很薄的生物膜,在溶解氧和食物(有机物)都充足的条件下,微生物的繁殖十分迅速,生物膜逐渐加厚。生物膜的厚度通常为 1.5~2.0mm,其中表面至 1.5mm 深处为好氧菌,1.5mm 深处到内表面与填料壁相连接的部分为 弱厌氧菌。首先,废水中的溶解氧和有机物扩散到生物膜为好氧菌利用,但是,当生物膜生长到一定厚度时,溶解氧无法向生物膜内扩散,好氧菌死亡、分解,而内层的厌氧菌得以繁殖发展。经过一段时间后,厌氧菌在数量上亦开始下降,加上代谢气体的溢出,使内层生物膜出 现许多空隙,附着力减弱,最终大块脱落,同时,在脱落的填料表面上,新的生物膜又重新生长发展。
大量实验证明,组合填料比表面积大,挂膜速度快,对空气有切 割作用,能提高曝气器的氧转移效率,对于接触氧化工艺来讲,是最为理想的填料。本工程选用组合填料。
接触氧化工艺中微生物所需的氧 通常通过机械曝气供给。生物膜生长 至一定厚度后,近填料壁的微生物将
由于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膜的生长,形成生物膜的新陈代谢。
2.4氮的去除
中国目前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而引起富营养化的元素主要为氮、磷等,另外国家及地方制定的各项排水标准中均对氮磷的排放量做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废水处理设计中必须考虑氮磷的去除。
有机工业废水的脱氮处理一般采用生物法脱氮,其原理是在好氧条件下,废水中的有机氮和氨态氮被硝化菌转化为亚硝态氮和硝态氮,之后在无氧条件下,亚硝态氮和硝态氮被反硝化菌转化为氮气,前一阶段称为硝化反应,后一阶段称为反硝化反应。本项目废水处理脱氮的主要途径为在接触氧化池填料生物膜表面的好氧环境发生硝化反应,而在填料生物膜内部则为缺氧环境,发生反硝化反应,从而实现同步 硝化反硝化脱氮。
影响生物脱氮效率的因素主要是温度、溶解氧、pH 值以及反硝化碳源;生物脱氮系统中,硝化菌增长速度较缓慢,所以,要有足够的污泥龄,也就是要求系统必须维持在较低的污泥负荷条件下进行,才可达到硝化的目的。反硝化则需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并且要在有充 裕的碳源提供能量的情况下,才可促使反硝化作用顺利进行。
根据以上分析,要求在去除 BOD5 的同时能实现脱氮的功能,生化处理系统中必须具有缺氧和好氧的单元,只有这两个单元的有机组合才可以达到去除 BOD5和 N的功能。
2.5磷的去除
废水中磷的去除方法主要为化学法、生物法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化学法的原理是向废水中加入铝盐、铁盐等化学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沉淀,从而实现除磷。生物法则是活性污泥的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将体内积聚的磷排放在水中,之后在好氧条件下,从废水 中吸收过量的磷形成含磷污泥,并最终以剩余污泥的形式将
磷排出系统,从而实现废水的除磷目的。在本项目中,磷的去除采用化学法与生物法相结合的形式,即:在预处理阶段,由于在气浮池加入一定量的铝盐或铁盐,可以去除进水中大部分的磷,同时在水解酸化阶段原水和污泥中的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在接触氧化池内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又可过量吸收磷,吸收了过量磷的剩余污泥 排入浓缩池,之后进行脱水外运,从而实现了生物除磷。
2.6 污泥处理
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将产生一定量的生物污泥,其含水率高,容积大,不便于输送与处置;同时还含有大量有机物,使污泥容易腐化发臭,此外,污泥还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寄生虫卵,病源微生物,重金属离子等),若不妥善处理和处置,将造成二次污染。
污泥处理的要求是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其稳定化,减少污泥中的有 机物含量,使之得到稳定,防止均能达到 80%以下,本方案中采用带 式压滤机对污泥进行脱水。
污泥的最终处置,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大都未经无害化处理而随意堆放或用于农田,国外许多国家对污泥处置采用较多的方法是焚烧、填埋、堆肥和投海等,也有制成复合有机肥料。 焚烧技术虽然具有处理迅速,减容多(70~90%),无害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一次性投资巨大,操作管理复杂,且能耗高, 运行费用高,不太适应我国目前的国情。
污泥卫生填埋、终结覆盖,是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较为 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其渗滤液的 COD 和 BOD 值较高,需进行处理, 否则会造成二次污染。
污泥与城市生活垃圾混合高温堆肥,污泥熟化程度高,病原体和寄生虫卵去除较彻底,有利于污泥农用,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泥处理工艺。
考虑到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本废水处理站污泥的最终处置与本厂 其他固体废弃物一并处理。
工艺流程
3.1工艺流程说明
从各生产车间来的废水由下水道流至筛网滤池,经筛网滤池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和固体颗粒物进入隔油池。废水经过滤后自流进入隔油池,去除废水中部分油脂,后流入调节池,是作为废水水量调节和均质的构筑物。由于生产废水在白天与夜晚排放具有时段不均匀性、时变化系数较大的特点。要使后续处理系统均衡地运行,尽量减少生产废水冲击负荷的影响,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则需设调节池,对废水水量进行调节并均质,使调节池提升泵始终按平均处理水量向后续处理系统供水。
电化气浮采用方形气浮装置,它由池体,电场板、电化电箱及回流水泵组成,由一个电控箱进行控制操作。废水中有大量的细小悬浮物及油脂,通过电化气浮装置的处理可大大降低上述污染物浓度,在电化气浮设备工作时加入高分子絮凝剂,废水经加药反应后进入电化气浮池内,与通过 电场板释放的气泡充分混合接触,使水中的絮凝体粘附在微小气泡上,释放的气泡平均直径 Φ10um 左右,絮体浮向水面形成浮渣,浮渣聚集到一定厚度后,由刮渣机刮入电化气浮泥槽道送到浮渣池,电化气浮池下层的清水通过溢流管进入集水池。
生化处理系统有水解酸化池和好氧池两个处理单元,废水首先进入水解酸化池上部的脉冲布水器,由脉冲布水器向水解酸化池内均匀布水,在水解和产酸菌的作用下,将废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使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显著提高;在短时间内和相对较高的负荷下获得较高的悬浮物去除率,改善和提高原水的可生化性,便于后续处理进一步降解。水解酸化池出水进入好氧池,利用好氧池内好氧菌的吸附、氧化、分解作用,可除去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生化系统需要的氧气由鼓风机供给。好氧池出来的废水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出水达标排放。
筛网滤池、电化气浮池的物化污泥及二沉池的剩余污泥,排到处理系统的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的污泥经浓缩后泵入压滤机压滤脱水,脱水后的干污泥外运,浓缩池上清液及污泥脱水时的出水均返回调节池再处理。
3.2去除率效果预测表
根据进出水水质要求,本工程要求的污染物去除率如下表所示(见表3-1):
表3-1主要污染物去除效果一览表(单位:mg/L)
项 目 处理单元 | CODCr | NH3-N | SS | TP | pH |
车间废水 | ≤3540 | ≤152.56 | ≤766 | ≤28.59 | 6.6~6.9 |
筛网滤池、隔油池 | 3470(2%) | 153(0%) | 728(5%) | 27.2(5%) | 6.6~6.9 |
调节池 | 3400(2%) | 153 (0%) | 691(5%) | 27.2(0%) | 6.6~6.9 |
电化气浮机 | 1360(60%) | 138(10%) | 138(80%) | 8(70%) | 6~9 |
预酸化、厌氧、中沉池 | 884(35%) | 179(-30%) | 36(75%) | 3(60%) | |
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 | 353(60%) | 35(80%) | |||
| ≤500 | ≤45 | ≤400 | ≤8 | 6~9 |
注:1.如果进水的可溶性CODCr降低,厌氧的去除率也相应降低。
2.括号内的数据为该处理单元的去除率,各单元均为出水水质。
3.去除率表中数据在实际运行中会有所变动,乙方保证最终达标出水。
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
4.1各主要处理单元的设计和设备、器材选型
4.1.1筛网滤池、隔油池
(1) 功能: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猪毛和固体颗粒物,以保证后续处理单元和水泵的正常运行,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处理负荷,防止阻塞水泵、管道。
(2) 设计参数:
外形尺寸:L(m)×B(m)×H(m) =13.0×2.0×2.5 m3
数量:1座
(3) 主要设备:
A、筛网 规格:60目
数量:1套
4.1.2调节池
(1) 功能:调节污水的水质和水量,同时投加药剂和废水化学反应去除大部分色度、悬浮物及部分有机物。
(2) 设计参数:
结构形式:地下式钢砼结构 数量:1座
外形尺寸:L(m)×B(m)×H(m)=14.0×13.0×4.0 m3
有效容积:Ve=580m3
停留时间:HRT=7.0h
(3) 主要设备:
A、废水提升泵
型号:自吸泵 数量:2台(1用1备)
流量:Q=96m3/h 扬程:H=15.0m 功率:N=7.5kW/台
B、液位计 数量:1套
4.1.3电化气浮间
(1) 功能:放置气浮机和气浮所需要的药剂。
(2) 设计参数:
结构形式:简易结构 数量:1座
电化气浮间外形尺寸:L(m)×B(m) =10.0×8.0m2
预酸化池外形尺寸:L(m)×B(m) ×H(m)=10.0×8.0×5.0 m3
浮渣池外形尺寸:L(m)×B(m) ×H(m)=10.0×5.0×5.0 m3
(3) 主要设备:
A、电化气浮机
型号:QF200 数量:1台
外形尺寸: D(m)×H(m)=8.0×6.0
主机功率:45KW
B、NaOH溶药罐 材质:PP V=2m3 数量:2个
C、NaOH搅拌机
型号:JBR-2.0-1.1 数量:2台
桨叶材质:不锈钢(SS304)
D、NaOH加药计量泵 数量:2台
流量:Q=120L/h 扬程:H=70.0m 功率:N=0.37kW/台
E、PAM溶药罐 材质:PP V=2m3 数量:2个
F、PAM搅拌机
型号:JBR-2.0-1.1 数量:2台
桨叶材质:不锈钢(SS304)
G、PAM加药计量泵 数量:2台
流量:Q=120L/h 扬程:H=70.0m 功率:N=0.37kW/台
H、PAC溶药罐 材质:PP V=2m3 数量:2个
I、PAC搅拌机
型号:JBR-2.0-1.1 数量:2台
桨叶材质:不锈钢(SS304)
J、PAC加药计量泵 数量:2台
流量:Q=120L/h 扬程:H=70.0m 功率:N=0.37kW/台
L、厌氧进水提升泵
型号:自吸泵 数量:2台(1用1备)
流量:Q=96m3/h 扬程:H=15.0m 功率:N=7.5kW/台
M、液位计 数量:2套
O、浮渣提升泵
型号:80QW40-15-4 数量:2台(1用1备)
流量:Q=40m3/h 扬程:H=15.0m 功率:N=4.0kW/台
4.1.4厌氧(水解酸化)池:
(1) 功能:利用其兼氧、厌氧菌等生物群体的综合作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下一步好氧处理作好准备。
(2) 设计参数:
结构形式:半地下式钢砼结构 数量:1座
外形尺寸:L(m)×B(m)×H(m) =19.0×14.5×7.0m3
有效池容:V=1740m3
停留时间:HRT=20.8h
(3) 主要设备:
A、三相分离器 数量:1套
材质:PP
B、布水系统 数量:1套
材质:PVC组合件
C、组合填料 数量:1套
规格:ø150-80
D、填料支架 数量:1套
材质:不锈钢(SS304)
E、厌氧循环泵
型号:JQ150-100-260A 数量:2台(1用1备)
流量:Q=89m3/h 扬程:H=17.0m 功率:N=7.5kW/台
4.1.5中沉池
(1) 功能:厌氧池出水,进行泥水分离,并将污泥回流回厌氧池或排放至污泥浓缩池。
(2) 设计参数
外形尺寸: L(m)×B(m)×H(m)= 14.5×6.0×6.5
有效水深:He=6.0m
表面负荷:q′=1.1m3/m2·h
结构形式:半地下钢砼结构
(3). 主要设备:
A、厌氧污泥回流泵
型号:JQ150-100-260A 数量:2台(1用1备)
流量:Q=89m3/h 扬程:H=17.0m 功率:N=7.5kW/台
B、自动排泥系统 数量:1套
4.1.6缺氧池、好氧池:
(1) 功能:活性的微生物利用污水中的溶解氧,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去除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
(2) 设计参数:
结构形式:半地下式钢砼结构 数量:1座
缺氧池外形尺寸:L(m)×B(m)×H(m)=25.0×10.0×6.0m3
有效池容:V=1230m3
停留时间:HRT= 14.8h
好氧池外形尺寸:L(m)×B(m)×H(m)=25.0×13.0×6.0m3
有效池容:V=1630m3
停留时间:HRT= 19.6h
溶解氧(DO):2.0~4.0 mg/L
气水比:20.0:1
(3) 主要设备:
A、布气系统 数量:1套
B、新型可变微孔曝气管 规格:L=580mm 数量:600支
C、在线溶氧仪 规格:DC-5300 数量:1套
D、生物组合填料 Φ150@80 数量:1套
E、填料支架 数量:1套
F、混合液回流泵(立式泵)
型号:200LWP-250 -11-15 数量:2台
流量:Q=250m3/h 扬程:H=11.0m 功率:N=15.0kW/台
G、变频器 数量:2套
型号:ATV61HD15N4
4.1.7二沉池:
(1) 功能:将从好氧池出来的混合液进行泥水分离,剩余污泥用污泥泵抽出。
(2) 设计参数:
结构形式:半地下式钢砼结构 数量:1座
外形尺寸:L(m)×B(m)×H(m)=25.0×6.5×5.5m3
表面负荷:q= 0.9m3/ m2·h
(3) 主要设备:
A、行车式刮泥机
型号:PHX-6.0 数量:1套 电机功率:N=2.2kW/套
B、出水堰 数量:1套
C、配水系统 数量:1套
D、污泥泵
型号:JQ150-100-260A 数量:2台(1用1备)
流量:Q=89m3/h 扬程:H=17.0m 功率:N=7.5kW/台
4.1.8鼓风机和配电房
(1)功能:
鼓风机运行、维护的场所,与低压配电间合建。
鼓风机是污水处理厂主要能耗设备,降低其能耗对减少污水处理厂常年运转费用十分关键,设计从鼓风机风量调节着手降低能耗,池内设有溶解氧检测仪,根据溶解氧的高低调节鼓风机风量。
(2) 设计参数:
结构形式:半地下式钢砼结构 数量:1座
外形尺寸:L(m)×B(m)= 9.0×6.0
(3) 离心鼓风机
型号:C30-1.7Z 数量:2台(1用1备)
单台供气量:Q=30m3/min ΔP=68.6kPa 功率: N=55kW
B、轴流风机
型号:4B-4 数量:2台
流量:Q=4500m3/h P=110Pa 功率: N=0.25kW
C、软起动
型号:ATS48C14Q 数量:1套
4.1.9污泥浓缩池
(1) 功能:
采用连续重力浓缩池,将污泥初步减容,使其体积大大减小,含水率减少到97%左右,为后续处理或处置带来方便,降低其处理费用。
(2) 设计参数:
结构形式:半地下式钢砼结构 数量:1座
外形尺寸:D(m)×H(m) =9.0×7.0 m3
单座有效容积:Ve =210m3
(3) 主要设备:
A、浓缩池刮泥机
型号:NG8D 数量:1台 功率:1.5 kW/台
B、污泥泵
型号:JQ125-80-300 数量:2台(1用1备)
流量:Q=65m3/h 扬程:H=13.5m 功率:N=5.5kW/台
4.1.11污泥脱水间
(1) 功能:
浓缩后的污泥首先利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去除部分水分,然后经带式压滤机脱水处理后,污泥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1/10~1/15,干泥外运。
(2) 设计参数: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数量:1间
外形尺寸:L(m)×B(m)= 9.0×6.0
(3) 主要设备:
A、自动双轴叠螺机机
型号:略 数量:1台
过滤面积:A=250m2 功率:N=15kW/台
自动拉板系统电机功率:N=1.1kW/台
B、污泥泵
型号:略 数量:2台(1用1备)
流量:Q=45m3/h 扬程:扬程:H=120m 功率:N=22kW
C、隔膜用水水泵
型号:略 数量:1台
流量:Q=4m3/h 扬程:H=160m 功率:N=4kW/台
D、污泥调质罐
型号:ø3.0-6.0 功率:N=15KW/台 数量:1台
E、PAC加药泵(压滤污泥用)
型号:40HYF-13 数量:2台(1用1备)
流量:Q=6m3/h 扬程:H=13.0m 功率: N=0.75kW/台
F、PAM加药泵(压滤污泥用)
型号:40HYF-13 数量:2台(1用1备)
流量:Q=6m3/h 扬程:H=13.0m 功率: N=0.75kW/台